说到蜀汉后期多少钱可以用杠杆炒股,很多人脑子里可能就剩姜维北伐、九伐中原啥的。演义里诸葛亮临死前把兵书传给姜维,整得跟钦定接班人似的。但实际情况嘛……害,姜维那会儿别说接班,连军权前三都排不上号!
一、诸葛亮一走,蜀汉的摊子咋整?
234年五丈原那场秋风,不仅带走了诸葛亮,顺道还把魏延和杨仪这俩死对头一起卷没了。魏延被扣了造反帽子砍头,杨仪呢?权欲熏心把自己折腾死了。蜀汉能打的将领掰着指头数,真没剩几个。这时候姜维在哪?嗯,他确实拿到了诸葛亮的兵书,但兵书又不是兵符——蒋琬和费祎这俩文官大佬,捏着中央兵权调度呢!
《三国志》里写得明明白白:姜维每次想北伐,费祎就笑眯眯拦着:“小姜啊,给你万人部队练练手就行啦!”为啥?费祎觉得蜀汉国力扛不住大动作,与其冒险,不如苟着发育。姜维心里憋屈不?那肯定啊!但人家是老大,你能咋办?
展开剩余72%二、军权No.1:国舅爷吴懿,汉中的定海神针
魏延一死,汉中军区这烫手山芋扔给谁?答案:吴懿。这人背景硬得很——刘备的大舅哥,刘禅得喊他舅舅!234年到237年,吴懿当了三年汉中都督。汉中驻军多少?保守估计三万起步。
为啥他这么重要?汉中可是蜀汉北大门啊!曹魏要是从秦岭冲下来,成都直接凉凉。吴懿坐镇期间,曹魏愣是没敢动。你想想,蒋琬刚接班丞相,内政焦头烂额,要不是吴懿在汉中顶住压力……后来王平在兴势之战能扛住曹爽大军,靠的就是吴懿打下的基础。可惜啊,这位老大哥只干了三年就病逝了。
三、军权No.2:王平,从副手到汉中"土皇帝"
吴懿活着时,王平是他副手。237年吴懿一走,王平直接转正。这人多猛?238年蒋琬想北伐,把汉中驻军堆到顶峰——六七万人!王平作为前线总指挥,实权堪比代理大将军。
最经典一战是244年的兴势之战。曹爽带着十万大军嗷嗷冲过来,王平手里只有不到三万人。咋办?他硬是靠地形玩心理战:白天摇旗擂鼓,晚上点火把漫山遍野跑,搞得曹爽以为蜀军埋伏重重,最后吓得撤兵。费祎带援军赶到时,仗都打完了……
不过王平这人吧,性格特轴。他只信自己那套“守险不守城”的策略,谁劝都不好使。姜维后来想调整汉中布防,估计心里还嘀咕:“当年王老爷子这套明明很灵啊?”
四、军权No.3:马忠,南中军阀兼成都临时工
马忠这人,存在感低得离谱!演义里压根没他戏份,但实权大着呢——233年到249年,整整十六年稳坐庲降都督,管着整个南中军区。南中兵力少说一万多,而且全是山地精锐,战斗力杠杠的。
更绝的是,244年兴势之战那会儿,费祎带主力支援汉中,成都空虚咋办?马忠被临时调到成都“平尚书事”——相当于兼职首都军区司令!这段时间他的军权直接碾压姜维。
不过马忠最牛的不是打仗,是搞治理。南中那地方,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才摆平,马忠却能让各族百姓心甘情愿交租纳粮,甚至主动参军。《三国志》夸他“处事能断,恩威并著”,活脱脱一方土皇帝。姜维后来九伐中原缺粮缺兵,估计没少羡慕马忠在南中的家底儿……
五、姜维:空有抱负的"憋屈小弟"
现在回头看姜维,真挺难。头顶有费祎卡兵力,前面有王平、马忠这些老资历。他北伐为啥总带着万把人?不是他不想多要,是费祎死活不放权啊!直到费祎253年被刺杀,姜维才算真正掌兵。
可问题来了:等姜维能放开手脚时,蜀汉家底早就被掏空了。汉中驻军从王平时代的六万锐减到两万,南中也没了马忠这样的定盘星。然后呢?姜维一顿操作猛如虎,回头一看……邓艾偷渡阴平了。
有人问:“如果早点给姜维放权会咋样?” 害,历史哪有如果!蜀汉后期那局面,换谁都难翻盘。蒋琬、费祎求稳有错吗?好像也没错。王平、马忠不交权有问题吗?人家确实能扛事啊!
蜀汉的悲剧多少钱可以用杠杆炒股,从来不是姜维一个人的剧本。它是一群能人拧巴在时代困局里的无奈。 #创作狂飙热血夏天#
发布于:安徽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南昌炒股杠杆门户_在线股票配资申请_专业炒股配资平台观点